互联网

·

医院里摆设的“共享陪护床”能走多远?

许易


虽然“共享陪护床”方便了医院、病人和家属,但也要考虑用户的安全与产品的合法合规问题

法治周末记者 万文竹

共享经济概念自2016年在中国兴起之后,,呈燎原之势愈演愈烈,波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事物开始以“共享”之名盛行。

不久前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出现的“共享床铺”风靡一时,引来大批媒体报道。好景不长,因不符合相关职能部门审批流程、存在安全隐患等原因,“共享床铺”很快被勒令禁止。

与“共享床铺”类似,共享马扎、共享雨伞等项目在风靡一时之后基本上都已经被淘汰出局。

就在共享经济潮“退潮”之时,一些公司“逆势”推出“共享陪护床”项目,并试图在全国范围内的医院进行推广。

这个共享经济的新产物又能存在多久呢?

跑马圈地

公开资料显示,最先生产“共享陪护床”的是广东法瑞纳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市场上已出现爱陪、云陪陪、泰有、庄点等十多个“共享陪护床”品牌。

像早期的共享单车一样,各个“共享陪护床”品牌的代理商正在跑马圈地,希望能“占领”各大医院的病房。

究竟什么是“共享陪护床”?

记者了解到,“共享陪护床”是将医院床头柜设计开发成床头柜折叠床的形式,即“入柜式共享折叠陪护床”。它是一种新型的智能设备,加入了物联网智能技术,两者结合在一起,把折叠床用特质的智能锁具锁在床头柜里,通过扫描二维码连接到App应用平台上,在手机App上对锁具操作,完成无人值守自助使用。陪护家属通过微信扫码App小程序扫描陪护床二维码,即可开启折叠床。

“我们也是经过了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广州爱陪共享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赵姓员工告诉记者,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亚健康人群逐渐增多,每家医院的入住率都很高,基本都在80%以上。而住院者平均住院日也在10日左右,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十分高。住院的病人需要陪护人员,但病床和病房空间的缺乏导致出现陪护人员忙碌之后在医院无处休息的情况。加之医院的人员流动也是很大的,这种情况下出现价格便宜并且可以随时在病房内休息的陪护床是非常必要的。

一位“共享陪护床”品牌代理商告诉记者,他看到了“共享陪护床”是“刚需”的一面:“在进行市场调查时发现,很多家属都为了省钱要么在车里将就一晚,要么在楼道里搭设简易床铺休息,有的医院周边有租赁折叠床服务的商店,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才可以去医院周边的宾馆休息。”

在多数“共享陪护床”推广人士看来,共享智能设备为医院病房节省空间,无人值守模式节省人工管理成本,也为院方减少管理的苦恼,解决了医院病房的空间不足和医护人员人手紧缺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陪护床的生产厂家都免费为医院铺设,对用户收取很便宜的租赁费。关于用户租赁费用的问题,不同厂家收费标准有所不同。部分厂家租赁费用是按时计费,约2元/时;有些厂家则是按天来收费,不超过10元/天。此外,也有生产厂商明确表示不需要缴纳押金。

较受县级医院欢迎

一位陪护床的代理商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目前,他们主要在县市级医院进行推广,每个医院情况不一样。比如,县级的小医院病床收费本身就比较低,陪护床的租赁费用太高的话,病人可能不会接受;而大医院本身各种设备就比较成熟,就算免费为他们更换陪护床,医院处理这批旧的床头柜也是个问题。”

记者采访了部分三四线城市医院有关人士,多数受访者认为一些病患家属用的是折叠租赁陪护床,白天需要挪走很不方便,陪护床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河南林州仁济骨科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则对该产品提出不少疑问。比如,产品的安全系数及保障问题,如缺少产品合格证、权威的技术鉴定书等;产品后期该怎样维护等。 对此,爱陪科技方面告诉记者:“目前,行业对陪护床新产品还没有认证要求。”

“目前来说,很多县级医院已经开始把旧的床头柜更换成陪护床,部分医院表示计划两年后投入使用。”一家“共享陪护床”的业务经理说。

获得合法身份是前提

事实上,在共享经济领域,充斥着很多对“租赁”稍加包装就以“共享经济”为名进行宣传的项目。如今,共享产品队伍新成员“共享陪护床”又能走多远?

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邱宝昌认为,像共享雨伞之类实际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而是一些公司大量购买然后通过互联网对外出租,严格定义应称之为互联网租赁服务比较贴切一些。

而“共享陪护床”也属于分时租赁,它占用了医院的公共空间且拥有独立的运营设备,同时它还涉及到医疗伦理、医疗秩序以及病人家属感受等,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租赁问题。“共享陪护床”当然不能成为法外之地,不能打着“互联网+医疗”的名义脱离制度监管。

邱宝昌表示,创业创新的行为应该被包容和理解,但这种包容和理解也应是有限度的。虽然“共享陪护床”方便了医院、病人和家属,但也要考虑用户的安全与产品的合法合规问题。因此在这些“共享陪护床”有了合法身份之后,再谈管理与包容才是有价值的。监管部门和平台需要共同努力及时制定出合理的准入标准。

“‘共享陪护床’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一种营销模式的噱头,和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并不一样。”北京市法学会公益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李圣主任律师表示,因为此陪护床其实是对传统医院病床床头柜进行的新设计,增加床头柜的实用功能,此时床头柜可以在夜间具有让陪护家属当做陪护床使用的功能,“共享”陪护床仍然是病床的附属设备设施,不能随意搬动挪走。

至于使用者扫码支付、计时收费只是支付方式不同于现金、人员收费,商家可能通过赚取一定流量、广告、资金池等模式获取利润,真正每小时2元可能并不是其真正有效的盈利。

“我们应该反思,当技术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给某些商业模式模式带来深刻变化的时候,我们不能放任不管,我们要包容而不是纵容。”邱宝昌表示,“共享”的本质应当是一种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互联网+”使得人类调配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加。


向作者提问

  • 最新评论

游客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