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

·

开盘大涨44%,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成为A股第一科技股!

锌媒体报道

2018 年 6 月 8 日,上海证交所的一声锣响,正式开启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Fii)的上海 A 股上市之路,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声响锣也正式揭开了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第三次创业的序幕。

事实上,富士康工业互联网于 5 月底进行 IPO 新股申购发行作业,合计募资 272.53 亿元,成为近期资本市场的热点,尽管之后市场传出部份杂音,认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可能因为体量过大,不看好其上市之后的股价表现,但就首日开盘表现来看,开盘涨44%达到涨幅上限,封单超百万手,达3906亿的市值,超过海康威视,成为A股最高市值科技公司。

44 年前,郭台铭第一次创业,用的是母亲借来的 10 万台币资金,创立了鸿海精密工业,30 年前,郭台铭带领鸿海干部从当时仍是一片黄土的龙华开始,打造了遍布中国各省各地的富士康科技集团。

而郭台铭的第二次创业宣言,是在 2016 年 6 月份的鸿海股东会上,刚买下夏普的郭台铭亲口向所有股东宣示,不达成让夏普转型成功、重返光荣的目标,就不会退休,因为这是他的第二次创业。而在短短 140 天内,郭台铭就提前实现了让夏普转亏为盈的承诺。

至于“第三次创业”,这是郭台铭迄今还未说出口的宣示,但却是郭台铭早已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这一次,郭台铭不指是做生产制造,不只是做通路品牌,而是要做应用、做服务、做平台,要重新打造鸿海集团成为一家科技平台公司,这其中的核心关键,就是工业互联网,甚至有多年研究鸿海的科技产业分析师直言,刚在上海 A 股上市的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未来将会成为“新鸿海”。

而值得注意的是,若以目前鸿海集团既有在不同市场挂牌上市公司的市值来看,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已然是整体集团中市值第二大的企业,仅次于在台湾挂牌的鸿海本身。

若以发行价估算,则工业富联市值约为 2712 亿元,而整体鸿海集团挂牌上市公司总市值则约为 8451 亿元。但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上市之后的股价走势,得以与其他近来新近挂牌的公司表现相近,则只要连续 2 天涨停,则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的市值将可拉高到 4296 亿元,这个数字不但将超越在台湾挂牌的母公司鸿海的市值金额,整体鸿海集团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更将一举突破万亿元大关。

图丨富士康科技集团上市企业一览

首家独角兽登场亮相,迎来中国工业互联网黄金元年

6 月 8 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正式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据媒体报道,上市仪式现场,董事长陈永正表示,“上市不仅让我们有了融资平台,还有了更宽广的舞台”。陈永正在致辞中称,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是世界最高级的科技公司,已经在四大洲有广泛布局。多年来,公司已经转型升级且拥有大量数据,目前公司拥有工业机器人达6万个,“今天,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站在新的起点,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提高自己的运营能力,打造成优质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分享更多的价值”。

图丨上市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中国科技业巨头在内的多家大牌企业都加入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的这次 IPO 盛宴,BAT 都成为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的战略投资者。富士康工业互联网 5 月 28 日披露,此次的新股发行中,BAT 各认购了 2180 万股,每股认股价格为 13.77 元人民币。而除了互联网巨头的身影,在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的战略投资者名单中,也看到了如一汽、鞍钢、中国铁路、中国中车等制造业集团入列。

这样的一份战略投资者名单,凸显的是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实现中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的战略布局思维。根据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招股书所提出的募集资金具体用途,也不难看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的布局逻辑和转型决心。

图丨根据招股书显示,募集资金拟主要聚焦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 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八个部分进行投资,共 20 个项目

郭台铭日前也表示,未来科技领域最大的革命就是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产值将是消费互联网的 100 倍。而根据摩根斯坦利的数据,预计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在 2020 年将达到千亿美元级别收益。

图丨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董事长陈永正出席 DeepTech 大会

在 6 月 2 日的 DeepTech2018 大会上,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董事长陈永正还对未来的路径进行了更详细的解读。他认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接下来有四大步骤:在集团内继续发挥提值增效、降本减存作用、打通上下游供应商数据、为中小企业服务、建成工业平台以提供更多服务。

非常巧合的是,就在昨天,,也就是富士康工业互联网上市前夕,政府在工业互联网发展上又有大动作:工信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 2018 年工作计划》。

根据工信部的计划,到 2020 年底,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成 5 个左右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超过 20 亿。推动 30 万家以上的工业企业上云,培育超过 30 万个工业 APP。

这也意味着,继消费互联网发展之后,中国或将迎来工业互联网商机爆发的黄金期,所谓时势造英雄,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正逢其时,后续能否趁势而起更是格外让人期待。

而无论是近期制造业巨头富士康的积极卡位入局,又或者是来自政府中央政策端的强力引导,都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更加肥沃的土壤,也因此,2018 年或许将会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黄金元年”。

郭台铭看到了什么?中国制造业的痛点与刚需

在日前富士康集团三十周年庆的分论坛上,有一个主题谈的正是工业互联网如何赋能中小企业,中金集团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黄乐平在主题演讲中就提到,中国制造业所面对的人口红利的消退,是当前许多制造业开始寻找创新平台解决困境的动力,这一点从过去几年中国制造业在自动化项目的投资成长速度就可以看的出来,因为,以 2016 年来看,相较于中国电子器件制造业的收入平均维持在 6% 到 7% 的增幅,这些企业在自动化设备投资增幅却高达 23%,而在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的情况下,电子器件制造业的毛利率却是不跌反升的,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投资自动化所产生的效益。

黄乐平认为,在接下来的 5 到 10 年,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不论就人口红利减少、人才流动快速、自动化投资负担增加等角度来看,会让中小企业更认真思考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来解决这些问题。

事实上,不只是中小企业,当前许多中国制造业所遭遇的问题也是如此,但当这些制造业开始向外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时,他们却愕然发现,他们找的那些国际顾问公司或解决方案供应商,可能都并不真的了解制造业的痛点需求,因为,毕竟这些公司不做制造业都已经很久了。

而相较于早已将“制造”视为落后能力、而早已抛弃不顾的国际大厂,从第一天到现在,从来就没有放下制造这件事的鸿海,显然更能理解同为制造业的痛点需求,特别是在转型智能制造、导入工业互联网提升效率的这条路上,鸿海不但充份理解,更是因为亲身经历,才更理解问题所在。

虽然以目前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的营运模式来看,生产制造仍是其主要收入盈利来源,但不可否认的是,富士康工业互联网从成立第一天的定位就很清楚:就是要把过去自己非常擅长的 Know-How,转化成实际可用的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给其他制造业使用。从最上层的 SaaS、PaaS、IaaS、到广纳海量数据的感知层,这才是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未来真正的营运模式。

简单讲,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要做的,将是提供一个平台,让使用这个平台上资源服务的制造企业,能够快速的取得如鸿海一样高效的生产制造能力。过去,或许只有一个鸿海,但在未来,却可能因为这样的平台出现,让中国制造业可能出现“千千万万个鸿海”,而且是具有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核心能力的“鸿海”。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董事长陈永正在 6 日的论坛上就提到,过去鸿海就曾经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淘富成真”计画,就是应用鸿海的生产制造能力,帮助许多新创企业生产制造产品,加速其产品落地商用化的速度。

而要能够将鸿海累积三四十年的能力,真正落地转化成为赋能中国制造企业转型智能制造的能量,这中间还需要一些过程。

也就是因为如此,在 6 日富士康三十周年庆的论坛交流中,就曾提到多个可能的作法,其中包括打造跨业跨领域的大型孵化器,帮助有志于投入智能制造发展的新创企业,又或者是针对不同的特定垂直领域,由鸿海与行业内的企业结盟,进而在不同行业领域扶植在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时代该有的行业样貌,更或者是让拥有全世界最大量生产数据资料的鸿海开放其所拥有的数据资料,让更多人得以应用这些数据资料开发多样化的应用服务,以加速整体工业互联网应用环境的成熟发展。

事实上,早在这些可能的作法被提出之前,鸿海其实都已开始动作。据了解,单单以用于检测流程中的人工智能视觉应用技术,富士康在部份生产基地所在地,就有计画开办类似孵化器的机制,希望吸引更多新创公司与人才就近参与富士康智能制造流程的研發创新,并希望以此累积富士康的技术能量,而且目标不只是自用,更希望以此作为基础,打造创新人工智能视觉工业应用技术。

第二次创业让百年企业转亏为盈,第三次创业则要打造另一家百年企业

2016 年的鸿海股东会上,在完成合併夏普的前夕,郭台铭喊出:“对我人生来讲,这是另外一次创业!我希望能帮夏普转型成功,这是我的目标,不达成、不退休!”。

但在当时,几乎没有太多人看好夏普真能起死回生,甚至还有人认为,夏普会成为鸿海集团的沉重包袱。

而当时受命接管夏普的鸿海重臣戴正吴,在 2016 年 8 月接下夏普社长大位后,就设定了“下半年要让夏普转亏为盈”的目标,也就是说,要在 200 天内就得让夏普摆脱亏损。这对于当时亏损严重、在 2016 年第 1 季甚至是每天开门就亏掉近 2,000 万元的夏普而言,戴正吴的目标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但鸿海做到了,不仅如此,最终仅用了 140 天就让夏普转亏为盈,提前实现让夏普重新开始获利的目标。

这就是郭台铭口中的“第二次创业”,但值得注意的,在 2016 年的那一场股东会上,郭台铭其实也同时揭示了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创业即将启动。

当时郭台铭对于未来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看法,他认为:“经济展望扑朔迷离,目前来说,对未来经济发展很难做一个明确的分析与展望,看得到蛛丝但见不到马迹;整体来说有三大关键因素,第一、保护主义的兴起将无法避免。第二、政治为经济服务的趋势确定又明显。第三、实体经济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而制造业将会成为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

而郭台铭更强调,鸿海在最艰困的时间、经济最不好的时候,大举投资技术甚至是启动收购国际公司,看的都不是短期的机会,而是长期的布局,因为鸿海要从单纯传统的制造业转型到科技服务业,这一切的努力都是着眼于未来 3 年、5 年、甚至是 10 年以上的更长时间,目标是要打造鸿海成为百年企业,现在做的所有事,都决定了未来的可能性。

在当时外界观察鸿海的布局策略时,其实都很难不被那些“非制造业”的投资布局所困惑,但对鸿海富士康而言,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投资布局,其实更像是一个换血的过程,而庞大的制造生产规模,就像是鸿海的身体,身体是不能换,也不该换的,因为以鸿海富士康当前已有或未来可能有的制造能量规模,即使只是分散或淡化,都不会是合理的选择。

跨足品牌、转作服务、投资技术,这些都是要让制造能量脱胎换骨的必要手段。郭台铭口中的“实体经济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讲的不是现在所认知的“线上或线下”,而是在建构所有人未来梦想、高度灵活弹性虚拟化世界的同时,实体世界中的基础还是要有人提供,那么,承载无可计量的虚拟梦想,该有多庞大的实体基础?“工业互联网”就是郭台铭所选择的答案,而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挂牌上市,就将是郭台铭第三次创业迈出的一大步。


向作者提问

  • 最新评论

游客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