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

·

用中国优势对接美国科技(1)

锌媒体 中国 国优 优势 对接 美国 科技

url:,id:0

从科技实力到产品转化,再到量产、全球化,在这几个环节里,美国是“三缺一”的局面:先进的科技产品在高校里,产品转化有企业家和科学家积极合作,但是他们最缺的是大规模制造能力,缺的正是中国。中国过去30年的繁荣是和世界最先进生产力结合的结果,未来30年依然需要贯彻这个思路,协同升级

硅谷的vc(风险投资)特别不愿意投资硬件公司。因为硬件没有快速迭代的概念,做出来一批,错了就只能扔了,风险成本太高。但是软件不一样,只要几个人在那里编程就可以了。所以硅谷的风投更愿意投资软件。但是大家都清楚,真正改变世界的只能是硬件,硬件才是世界经济的真正支撑。

很多人对如何创新的认知有一定偏差。很多人都觉得异想天开,灵光一闪,想到一个好点子就叫创新。其实当下的创新是高效协作。每个人独特的优势能够高度地协同,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创新。比如中国企业可能支持不到facebook的创新,软件类的不需要我们,但我们可以支持到所有的硬件创新。

中国的制造业是全世界最好的,尤其是加上“大规模的、复杂产品的、开放制造能力的”三个定语之后。这三个方面都具备的只有中国,日本和德国都做不到。而这三项,美国的3万家前沿创新企业都需要。这3万家做的科研都是复杂产品,那么先进、那么复杂,又已经投了上千万,他一定希望要全球量产,把成本摊到极薄。那么他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找到中国。

旧的经济形态以跨国企业为象征,新经济形态我们称之为“积木式创新”。以企业家为核心,外部协作资源像积木一样即插即用,缺什么就找外面的人来合作什么。

从科技实力到产品转化,再到量产、全球化,在这几个环节里,美国是“三缺一”的局面:先进的科技产品在高校里,产品转化有企业家和科学家积极合作,但是他们最缺的是大规模制造能力,缺的正是中国。

中国过去30年的繁荣是和世界最先进生产力结合的结果,未来30年依然需要贯彻这个思路。和创新者配套,协同升级。

不过在战术上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整,从国际角度来讲,最先进生产力已经不是跨国企业而是小公司,这时我们要积极拥抱高科技小企业,和它们一起成长。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谷歌还未成长为今天的谷歌时,在facebook还没有上市的时候,在苹果还没有推出iphone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是它们的合作伙伴了。

在这样的“积木式”机遇里面,我们必须要小心一点,因为“积木式”创新是长板和长板的合作,中国之所以有这个机遇,是因为我们有开放的大规模的复杂制造产业的能力。

当双方的合作没有那么顺利的时候,对方可能会做一块新的板来替代你。

很多在美国做硬件的朋友说,和中国的硬件制造商合作是一部血泪史。收到一个外国公司的订单,问这样的产品能不能加工。如果是美国人一定客观评估能不能做,多长时间能做出来。中国人一般怎么说?能做,先交定金。然后能不能做再说,反正定金已经拿到手了。

这样不靠谱的话,美国公司肯定要想办法替代你。怎么替代?高科技就可以改变,3d打印、工业机器人,都很有可能弥补美国制造业的短板。所以不要认为中国的制造业优势高枕无忧。

我认为我们制造业的优势还有10年的窗口期,10年之内,如果中国的制造业和美国的先进科技不能实现充分对接,我们可能就失去了进入全球创新产业的大机会。趁着我们还有一块长板,这个强强联手一起占领全球市场的机会一定要抓住。

(摘自罗辑思维作者王煜全)

■相关链接

未来八大新兴热门行业

最近美国一份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综合了一些创业者、投资人以及各行各业的专家观点,筛选出未来几年内全球八大新兴的热门行业。

八大行业的“战斗机”,就是无人机行业。无人机在美国市场估值达到33亿美元,一般分为商业、休闲、军用三种类型。商用无人机的市场潜力最大,像人道主义救助、警方监控、物流都有它的用武之地。如果美国联邦航空局,放松对商用无人机的管制,,比如放开限制飞行区域,需要注册之类的限制,无人机市场在2025年有望创造10万个工作岗位。

第二个行业是虚拟现实。虚拟现实英文简称vr。举个例子,你戴上vr头盔就像坐在观众席上看一场nba比赛,甚至可以从某位运动员的视角看这场比赛,想怎么看由你决定,超酷。2016年是虚拟现实爆发的一年,今年全球消费者就可以入手百万个价格不菲的vr头盔,而且你还可以买到配套智能手机一起使用vr头盔。有人就认为vr将成为手机下一个重要技术突破。另外,游戏、电影、直播节目已经染指vr。一些风投和私募机构认为,未来的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甚至是军事领域都会搭上这波vr热潮的顺风车。

第三个行业是人工智能。严格来说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行业,更像是一个入侵者,给诸多行业部门带来“破坏”的革新技术。人工智能的影响力,往大了说,像无人驾驶汽车将会颠覆传统汽车行业,往小了说,将会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安排假期、预约会议会变得更便捷。资本市场已经感受了人工智能的影响力。2014年,美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共获得3.09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这个数字是2010年的20多倍。

2

1

[责任编辑:yfs001]

向作者提问

  • 最新评论

游客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

关于锌媒体 | 加入我们 | 商务合作 | 常见问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5 xinmeti.com All right reserved.锌媒体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13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