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z/20240530/xpjbz.html

有关"秀美图"公告 HD 19.58

2024-05-30 20:33:40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5月21日,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位于兴隆湖畔,特别热闹。数百名成都中学生和社区居民在这里相聚,一起体验科学的奇妙之旅。

自2005年以来,每年5月的一个周末,中国科学院100多所科研机构和3所大学都会“开门迎客”。开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国家现场观测研究站等高端科研设施;开展科普讲座、实验演示、互动体验、科普剧等“硬核”科普活动;以院士为代表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在真实的科研场景中与公众面对面。

今天,中国科学院第20届公共科学日成都分会场活动正式开幕。

与科学“零距离”接触。

一位科研人员手里拿着一条玉米蛇,越来越多的学生围了过来。

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普展区,现场研究人员告诉《红星新闻》,当天在现场的几条蛇在成都生物研究所饲养,“他们的性格相对温顺。”“现场研究人员向公众和学生普及蛇的知识。”对大多数人来说,蛇就像刻在人类基因中的恐惧物种,但蛇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可怕。如果在野外遇到无毒蛇,不用开车,它就会自己跑。如果遇到毒蛇,尽量避免,不要挑衅,它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现场一个名为“成都壁虎”的标本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据报道,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办公楼里发现了壁虎,最初认为它是一种常见的物种,后来通过仔细研究确定它是一种新物种。由于模型标本是在成都生物学研究所发现的,为了纪念成都生物学研究所老年人对两栖爬行动物学的贡献,研究人员用成都生物学研究所的英文缩写“cib作为新种的种本名,中文名为“成都壁虎”。

今年,生物研究所还设立了植物标本和种子资源科普展区。展示的植物标本大多是日常生活中可见的物种,如绣球花、金丝梅等。

在现场,科普读物《成都外来入侵植物》吸引了很多人去阅读。“说到外来植物,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它们都不好,会严重损害中国的生态系统,这混淆了外来植物和入侵植物的概念。现场研究人员告诉记者,多样化植物的合理引进和应用可以为新的生态环境增添活力,扩大绿化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成都有一些合理引进的外来植物。例如,公园里常见的葱莲和韭莲,产于南美洲,引进后成为(城市)观赏植物。

参与活动的公众还将参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山地灾害链综合实验模拟平台和科学走廊,吸收科学营养,感受科学家精神;也可以跟随科学家了解观测太阳的“金眼睛”,了解高能宇宙,听科学微课堂,了解生物医学材料和国家数字会议系统。

院士与成都学子分享成长感悟院士与成都学子分享成长感悟院士与成都学生分享成长感悟。

"对不起,周院士,你过去的生活中,哪一个是最重要的?”。

“我选择考大学,成功考上了大学。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

……。

当天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周旭红在成都科学城园区学术交流中心为成都数百名学生做了主题报告,分享了他们成长和探索科学的经验,鼓励学生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说教毫无意义。我只是想用我自己的经历给你一些启发。回顾自己的经历,周旭红说,正是因为选择考大学,才与岳麓书院形成了不解之缘。这段经历不仅启发了他的学术指导,也培养了他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信心。

在现场,周旭红鼓励学生“努力工作,持之以恒”,在学习中“珍惜时间如金,千里迢迢”,以“人一能十,人十能百”的毅力和精神,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编辑 李钰仪。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陈雅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